利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時,必須要注意觀察污水處理裝置中活性污泥的性狀,原生動物和其他水生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的變化以及它們間的關系。
如此一來,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斷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行狀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最后達到穩(wěn)定正常運行。
01.觀察活性污泥的色味
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強的吸附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
其絮體的大小約為0.02~0.2mm,多為茶褐色,略帶有土黃色,微具土壤味,密度約為1.005g/cm3,含水率99%左右。
在曝氣池內,如果污泥變黑則說明溶解氧太少,污泥變淡則說明溶解氧過高。
?
02.觀察曝氣池的變化
一般來說,曝氣池中若有成團的氣泡上升,即說明液面下曝氣管道或氣孔堵塞,應及時更換或清除;若液面翻騰不均勻,說明有死角,應清理池內死角積泥。
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泡沫的數(shù)量、粘性以及色澤來進一步觀察,具體如下:
1、如果污泥負荷過高,進水水質變化時,泡沫量往往增高。如:污泥齡過短,污水中含過量的洗滌劑等;如果污泥負荷適當,池內泡沫量較少,泡沫外觀呈新鮮的乳白色泡沫。
2、用手粘一些氣泡,如果不易破碎,說明負荷過高,有機物分解不完全,這時需要加大曝氣量或降低進水水量以減輕負荷。
3、若泡沫呈茶色或灰色,說明污泥泥齡過大或污泥被打碎而吸附在氣泡上所致,這時應加大排泥量;泡沫呈白色時,且泡沫量增多,說明水中洗滌劑增多;
當氣泡出現(xiàn)其它顏色時,則往往因為是吸附了污水中染料等發(fā)色物質的結果。
?
03.觀察SV30沉降指數(shù)
污泥沉降比SV30是評定活性污泥數(shù)量和質量的重要指標。其中,SV30越小,污泥沉降性越好。
正常情況下,SV30應在15%~30%之間。對同一類污泥,濃度越高,SV30值也越大。如果SV30觀察污泥堆積高度與液體分層>40%~50%,則活性污泥出現(xiàn)下降活性的趨勢,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有時發(fā)現(xiàn)二沉池污泥泥面偏高,又未見異?,F(xiàn)象,這很有可能污泥增長速度偏大,而排放剩余污泥量較少,造成污泥濃度過高所致。
當發(fā)現(xiàn)污泥沉降界面不清現(xiàn)象時, 有可能污泥短期缺乏營養(yǎng)或由于污泥中毒而造成部分解絮, 這是因為污泥中絮粒大小差異所致。
?
04.觀察SVI凝聚沉淀性能
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是判斷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一個常用參數(shù)。正常的活性污泥沉淀良好,含水率在99%左右。
當污泥變質時,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偏高,污泥結構松散和體積膨脹;當80<SVI<200時,, 一般污泥沉降良好;當SVI>200時,污泥容易膨脹,沉降性能差。
這種情況下可加大剩余污泥排放量,盡快排出性能已惡化的污泥,同時盡量減少污水在一沉池的停留時間, 使曝氣池進水中的SS值提高,以較短的時間在曝氣池中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
但SVI過低時,說明泥粒細小,無機質含量高,缺乏活性。部分污泥齡較長, 且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偏高。
這種情況可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調整污泥活性以免造成由于泥齡過長而引起的污泥膨脹。
?
05.觀察二沉池液面特點
如果澄清液混濁,說明負荷過高,污泥有機物氧化不徹底;
如果污泥成層上浮,說明污泥中毒,運行系統(tǒng)中進入了有毒物質;
如果細小污泥漂浮,說明水溫過高,氮磷比不適宜而產生解絮。
面對此類情況,一般經驗做法是:
1、控制水溫范圍15~30℃之間,35℃則使幾十種好氧菌死亡。
2、pH介于6 .5~7.2之間為最佳值,pH 9都會使微生物的酶促反應系統(tǒng)失去活力。
3、好氧反應水體DO>1mg/L時,活性污泥反應才能維持正常進行,如果水體出現(xiàn)氧虧,則造成污泥失去活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中斷。
?
06.觀察絲狀細菌的數(shù)量
工作實踐中,常常以活性污泥中的菌膠體的比例將絲狀菌的數(shù)量分成以下三類:
1、污泥中幾乎沒有或少量存在絲狀菌。
這說明沉淀池中有一層致密的網狀污泥層,粘附沉降速度較慢的細小顆粒一起形成大的絮凝體而下沉,上清液清澈,懸浮固體很少。
2、污泥中的絲狀菌與菌膠團數(shù)量相當或略多于菌膠團數(shù)量。
這明絲狀細菌仍能在微氧環(huán)境下較好的生長,但在液氧、漂白粉等作用下,它的抵抗力不及菌膠團。因此,菌膠團仍然起決定作用,絮粒以菌膠團細菌為骨架,穿插生長著絲狀細菌。
3、污泥中絲狀菌數(shù)量大大超過菌膠團數(shù)量。
這說明大量的絲狀菌從絮粒中到處伸展,組成“刺毛球”狀的活性污泥骨架,從而阻礙了污泥的收縮,這種具有一定強度的絲狀體相互支撐交錯,大大惡化了污泥的沉降與壓縮的性能,很容易形成污泥膨脹。
?
07.觀察微生物的活動
微生物是一個混合群體, 其生長分為四個生長期 ( 即停滯期、對數(shù)期 、靜止期和衰老期)。
在一定條件下,原生動物能分泌膠質并形成膜將蟲體包圍起來,形成孢囊。大多數(shù)孢囊用以保護蟲體免受不利的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不適,pH值變化,食料短缺等)的影響。
待環(huán)境轉好時,蟲體能恢復活力,脫孢而出。同樣,鞭毛蟲的鞭毛在條件不利時,鞭毛消失,條件適宜時,又重新生出。
當曝氣池中溶解氧降低到1mg/L以下時,鐘蟲生活不正常,體內伸縮泡會脹得很大,頂端突進一個氣泡,蟲體很快會死亡;
當pH值突然發(fā)生變化超過正常范圍,鐘蟲表現(xiàn)為不活躍,纖毛環(huán)停止擺動,蟲體收縮成團。
盡管觀察到鐘蟲數(shù)量較大,但蟲體萎靡或變形時,鐘蟲尾柄脫落,甚至成為圓柱形,則說明環(huán)境條件惡劣,反映出細菌的活力在衰退,污水處理效果有變差的趨勢。
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蟲體越變越長,以至于死亡,運行工藝即受到破壞。
?
08.觀察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的變化
細菌數(shù)量多,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就強。如:動物性鞭毛蟲、變形蟲、纖毛蟲等。
一般嚗氣池中著生纖毛蟲的數(shù)量與出水BOD5以及COD去除率都存在著線形相關性。當纖毛蟲占所有原生動物數(shù)量的65%左右,COD去除率89%~96%,BOD5去除率87%~94%;
當曝氣池中著纖毛蟲數(shù)量很多(在原生動物中占絕對優(yōu)勢)時,說明活性污泥成型性好,處理效果最佳。
如果鞭毛蟲數(shù)量激增,著生纖毛蟲數(shù)量下降,就預示著活性污泥活性下降,處理效果下降。
另外,其它水生動物如輪蟲屬于比較喜歡清水的種類,在曝氣池中出現(xiàn)則說明處理效果好,但若數(shù)量過多且各類單一時,同樣預示著處理效果降低。
一旦輪蟲大量出現(xiàn)時,預示著活性污泥老化,結構松散而污泥上浮,處理效果變差。
如果發(fā)生有毒污水沖擊時,鐘蟲數(shù)量會大大減少,只出現(xiàn)少量不活躍的纖毛蟲,如累枝蟲等。
?
09.觀察微生物種群的代謝活動
原生動物的生殖方式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在營養(yǎng)、溫度、氧等環(huán)境條件良好的場合,原生動物就進行連續(xù)的無性生殖。而當出現(xiàn)有性生殖(接合生殖)時,往往預示環(huán)境條件變差或種群已處于衰老期。
因以,當觀察到纖毛蟲等活動力差,鐘蟲類口盤縮進,伸縮泡很大,細胞質空氣泡化、畸形,出現(xiàn)接合生殖或有大量孢囊形成等現(xiàn)象時, 即使蟲數(shù)較多,也說明處理效果不好。
?
?
資料來源:企業(yè)污廢水圈
免責聲明:整理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